【资料图】

每一粒玉米种子,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诸多期待。4月3日,在三亚举行的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玉米产业链发展分论坛上,诸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必须保护和利用好优良玉米种质资源,讲好“芯”故事。

“玉米生产潜力大、经济效益高,且用途广泛,可食用、饲用,还可作为工业原料提料乙醇等。”中国种子协会玉米分会会长侯云鹏介绍。

“目前,中国玉米种植区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温带地区,都使用温带玉米种质。”贵州省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陈泽辉介绍,长期以来,温带种质以经济性状为方向进行育种,更适应温带气候条件,却也产生遗传基础狭窄、病虫害抗性弱,和对干旱、涝害等非生物逆境适应性弱等情况。

加之强降水、持续高温等环境变化,易导致此类玉米白斑病、穗腐病等病害发生加重。

为此,需要对玉米种质资源进行扩增、改良与创新。发掘与创新玉米种质、拓宽种质基础成为当前从业人员面临的首要任务。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利用是玉米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解决我国玉米品种同质化问题的重要途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首席专家番兴明说。

“近40年来,我国玉米品种的每次迭代,均与热带玉米种质资源的应用有关。”陈泽辉介绍,在田野研究、对照试验中发现,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具有耐涝耐旱、耐高温和抗病能力强等优点。

为温带玉米“植入”热带“芯”。论坛中专家纷纷表示,我国云南、海南等地有着丰富的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利用热带资源导入温带材料中,即可获得一批广适性、抗病、抗逆育种材料,得出表现良好的温带改良系品种。

讲好玉米“芯”故事,还需要加强各大科研院所、高校、种子企业在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玉米育种技术、科技转化等方面的经验交流,深化种质资源交换、育种、科技转化等领域的合作。(海南日报三亚4月3日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