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鲁氏杆菌病简介

1814年Burnet首先描述“地中海弛张热”,并与疟疾作了鉴别。1860年Marston对本病作了系统描述,且把伤寒与地中海弛张热区别开。1886年英*医Bruce在马尔他岛从死于“马尔他热”的士兵脾脏中分离出“布鲁氏菌”,首次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体。1897年Hughes根据本病的热型特征,建议称“波浪热”。后来,为纪念Bruce,学者们建议将该病取名为“布鲁氏菌病”。1897年Wright与其同事发现病人血清与布鲁氏菌的培养物可发生凝集反应,称为Wright凝集反应,从而建立了迄今仍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我国古代医籍中对本病虽有描述,但直到1905年Boone于重新对本病作正式报道。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据调查全世界160个国家中有123个国家有布鲁氏菌病发生。我国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牧区。解放前在牧区常有流行,在北方农区也有散发。解放后国家成立了专门防治机构,发病率也逐年下降。

二、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病机制

病菌自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随淋巴液达淋巴结,被吞噬细胞吞噬。如吞噬细胞未能将菌杀灭,则细菌在胞内生长繁殖,形成局部原发病灶。此阶段有人称为淋巴源性迁徙阶段,相当于潜伏期。细菌在吞噬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吞噬细胞破裂,随之大量细菌进入淋巴液和血循环形成菌血症。在血液里细菌又被血流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并随血流带至全身,在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处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繁殖,形成多发性病灶。当病灶内释放出来的细菌,超过了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时,则在细胞外血流中生长、繁殖,临床呈现明显的败血症。在机体各因素的作用下,有些遭破坏死亡,释放出内毒素及菌体其它成份,造成临床上不仅有菌血症、败血症,而且还有毒血症的表现。内毒素在致病理损伤,临床症状方面目前认为起着重要作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通过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清除病菌而获痊愈。如果免疫功能不健全。或感染的菌量大、毒力强,则部分细菌逃脱免疫,又可被吞噬细胞吞噬带入各组织器官形成新感染灶,有人称为多发性病灶阶段。经一定时期后,感染灶的细菌生长繁殖再次入血,导致疾病复发。组织病理损伤广泛。临床表现也就多样化。如此反复成为慢性感染。

三、布鲁氏杆菌病的临床表现

疾病症状


(资料图)

患者常呈弛张型低热、乏力、盗汗、食欲不振、贫血,有些病例还出现肺部、胃肠道、皮下组织、睾丸、附睾、卵巢、胆囊、肾及脑部感染。可以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多发性、游走性全身肌肉和大关节痛,以后表现为骨骼受累,其中脊柱受累最常见,尤其是腰椎。受侵部位出现持续性腰痛及下背痛,局部压痛,叩击痛,伴肌肉痉挛,脊柱活动受限,常处于固定姿势,有时局部淋巴结破溃后,出现腰大肌脓肿,甚至可因硬膜外脓肿而致截瘫。病变在脊柱不同部位表现相应神经根放射痛或脊髓受压症状。易误诊为化脓性脊柱炎、脊柱结核或椎间盘突出症。实验室检查:病原体分离、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可以帮助确诊及鉴别诊断。

并发症

布氏杆菌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脑膜炎和心肌炎,虽然发病率低,但却十分危险,故在治疗布氏杆菌病的同时,应注意并发症的发现和治疗,可以适当延长治疗时间。

四、布鲁氏杆菌病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1)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

①休息。急性期发热患者应卧床休息,除上厕所外,一般不宜下床活动;间歇期可在室内活动,也不宜过多。②饮食。应增加营养,给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并给足够水分及电解质。③出汗要及时擦干,避免风吹。每日温水擦浴并更换衣裤一次。④高热者可用物理方法降温,持续不退者也可用退热剂;头痛失眠者用阿斯匹林、*等。⑤医护人员应安慰病人,做好患者思想工作,以树立信心。

(2)抗生素治疗原则,依药敏结果选择长期、足量、联合、多途径给药的抗生素。之前根据WHO第六次联合公报所制定的原则,用四环素+链霉素;或依据这一方案的同类药物替换治疗;目前较理想的方案为:①一线用药:口服强力霉素45 d,肌内注射链霉素14 d,或庆大霉素7 d取代链霉素,②二线用药:口服强力霉素+利福平45 d本组应用此方案,一般2个疗程,每次间隔7 d,注意复查肝肾功能,每一疗程8周,同时加服SMZ/TMP并静脉滴注对椎间盘组织穿透力较强的青霉素类抗生素,直到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阴性后再继续应用2周。(3)中医中药:选择祛风胜湿、扶正固本、活血化瘀、蠲痹通络的中药配合西药治疗。

手术治疗

(1)经药物治疗一个疗程症状不见好转,具有下列指征应手术治疗:

①椎旁脓肿或腰大肌脓肿;②椎间盘破坏;③脊柱不稳定;④脊髓或神经根受压;⑤伴有其他细菌混合感染者。

(2)手术方式依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方法,实施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病灶清除术,手术途径则视病灶部位而定。

(3)手术内容包括:清除炎性肉芽组织、脓肿、坏死间盘及破坏的软骨面,解除脊髓或神经根受压原因,稳定脊柱结构。

(4)术中病灶清除后投放敏感抗生素。

(5)术后的药物治疗与局部制动仍不容忽视。

微创治疗

具备微创脊柱结核治疗经验的医生,可以选择微创治疗脊柱结核的方法治疗该疾病

(1)适应症选择:①单纯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无效,疼痛不缓解;②椎间盘周围出现了脓肿。

(2)微创的方法:CT引导下病灶内穿刺、置管、引流、灌注冲洗。

(3)微创合并内固定的方法:对于单纯微创治疗后,脊柱不稳定的患者,可以施行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