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兽御”尊、汉阳人头盖骨化石展出揭幕式 武汉经开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汉阳人头盖骨化石


(资料图片)

“天兽御”尊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姚岗 通讯员 孙亚云 金晨 郑奇悦 李岿 孙晓飞 许斌

长江流域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接近现代人的人类祖先,距今1万多年的汉阳人头盖骨化石,填补了湖北古人类学研究领域的空白;曾经作为湖北省博物馆馆徽的国之重器——商代晚期“天兽御”尊,两件重要国宝均出自武汉经开区纱帽地区。

2月5日,元宵节当天,这两件国家一级文物首次回家,亮相武汉经开区博物馆,开启为期3个月的展出。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此次展出活动让文物回到出土地,可以推动当地民众对文化的传承。

两大国宝级文物首次回家

2月5日,“国宝回家”——“天兽御”尊、汉阳人头盖骨化石展出揭幕式在武汉经开区博物馆举行。

武汉经开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武汉历史文化的源头之一。纱帽山古文化遗址“天兽御”尊和汉阳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显示了早在1万年—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片区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的足迹,填补了湖北武汉古人类学研究领域的空白。

武汉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发现后,“天兽御”尊和汉阳人头盖骨化石两大文物珍藏在湖北省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更是巡展过欧美等国。此次两大文物首次回家展出,市民在近距离感受国宝魅力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了解沌口纱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介绍,希望今后让文物“活”起来,纱帽山遗址位于长江边,是当时重要的交通节点,对于研究长江青铜文明非常重要。

最年轻的人类祖先是汉阳人

在2月5日的“国宝回家”揭幕仪式上,方勤介绍,湖北是我国发现古人类化石遗存最多的地区之一,其中1997年在纱帽镇长江边沙滩上发现的汉阳人头盖骨化石,推测该个体年龄大约在25—35岁之间,可能为女性,属晚期智人类型,年代距今约1万年—5万年。

据悉,汉阳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把武汉的历史向前推了至少1万年。

方勤介绍,晚期智人在形态特征方面的原始性状比较少,与现代人没有明显区别。汉阳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丰富了我国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化石的内容。自此,湖北地区古人类遗址,从距今200余万年的直立人建始人,100万年的郧县人,到距今1万多年的汉阳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序列,湖北成为探索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

天兽御尊是祭祀用的酒器

当日回家的另一件国宝——国家一级文物“天兽御”尊,被方勤称之为“国之重器”,1965年出土于武汉纱帽山。

方勤说,如果要在中国所有出土的“尊”中排个序,“天兽御”尊可以排第二位。他介绍,“中华第一尊”当数何尊,因其铭文中出现了“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方勤介绍,“天兽御”尊得名,也是根据铭文来的。它的圈足内铸有铭文三字“天兽御”。“天”是族氏铭文,是器物主人所属家族的标志,商周时期有以“天”作为族氏名的青铜器,“天兽”可能是“天”族的分支,“御”是祭祀的意思。

“天兽御”尊高37.1厘米,口径26.4厘米,重6.6公斤。《周礼》中以六种不同的尊接待不同身份的宾客,以表主人的敬意。这件铜尊全身饰满三层花纹,圈足内铸有铭文和图案,工艺水平之高,堪与殷墟青铜媲美,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并曾作馆徽印于参观券上。

车谷文化实力不断增强

目前,这两件国宝将在武汉经开区博物馆展出3个月。该博物馆位于武汉经开区神龙大道18号南太子湖创新谷,拥有藏品千余件,包含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钱币等门类,这些文物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艺术信息,也见证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孕育、发展,到成熟、变迁的历程。

在武汉经开区工作生活10多年的赵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专程带孩子来到博物馆,武汉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必要带着孩子去探索和传承历史文化。“经开区发展越来越好,对文化也十分重视,作为一名经开人,我觉得非常自豪。”赵女士说。

武汉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武汉经开区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期,更需要传承历史文脉,增强历史主动。近年来,该区围绕产城融合,加快推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大小军山、设法山三国历史文化,打造设法山历史文化公园、武汉体育文化休闲园、数字山海经奇幻乐园等文旅项目,成功举办第8届大众冰雪季、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盛典、第16届华语青年电影周,中国车谷的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显著增强。

据武汉经开区博物馆工作人员王秋实介绍,为迎接国宝回家,该区博物馆专门订购、加装了恒温恒湿系统、照明系统、安防系统,确保国家一级文物的安全展出。

游客可通过“游湖北”小程序搜索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博物馆进行参观预约。可乘地铁6号线至车城东路站,出站步行500米;或乘公交车585路至车城北路海尔工业园,下车步行150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