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记者从6月23日召开的全省水利乡村振兴暨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现场会获悉,我省正强力推动“农村饮水提标升级工程”实事项目和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截至目前,我省纳入全省疫后重振补短板三年行动方案的79个农村饮水提标升级项目,完成前期工作79个,开工61个,其中完工13个,改善供水受益人口434万。

蓝色屋顶、鹅黄色的墙壁,依山而建的竹溪县新胜水厂,是79个农村饮水提标升级项目之一,作为竹溪县区域供水规模化及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标志性工程,今年初建成供水的新胜水厂,日供水能力3万吨,解决了竹溪县东城新区、水坪镇、县河镇8.6万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

“打开水龙头,随时都有清亮的自来水。”楸木垭水厂负责人冯圣桃介绍,水厂于2021年1月改造完成,沿线10余个村的9000多名住户实现饮水提标升级。此前,水厂因供水规模较小、制水工艺简化、管网老旧原因,导致沿线村民用水得不到保障,改造升级后的水厂与上游新胜水厂实现管网连通,让以山泉水为水源的楸木垭水厂,一举告别单一水源的历史,供水更添底气。

目前,竹溪全县城镇居民和85%农村人口实现同饮一管水。这只是我省高质量推动全省农村供水保障的一个代表。

现场会上,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要求不遗余力强化农村供水保障,工程管理要进一步提效、工程建设要进一步提速、工程质量要进一步提升。79个补短板项目中,已完工的要抓紧组织做好竣工验收等工作;正在实施的,要强化技术、资金、政策保障,在确保安全和质量前期下,确定时间表、路线图,一项项、一处处推进;尚未开工的18个项目,要实现年底前全部开工。

对于新建项目,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要求项目设计上,不仅严格讲求科学论证和技术规范,又要饱含地域文化特色、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建成一处即成一处现代化水厂标杆;质量管控上,优选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不能补了“老短板”又出现“新短板”。

水龙头,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目前,我省累计建成各类供水工程22.91万处、服务4321万人,全省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和规模化供水人口占比分别达到96%、95%和78%,分别高出全国7、11和26个百分点,处全国第一方阵。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艾红霞、通讯员孟梦、实习生陈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