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受国际形势和疫情综合影响,国际油价继续保持每桶120美元高价,6月14日24时,国内成品油将开启2022年年内第11次调价窗口,多地95#汽油价格将突破10元心理防线。受其波及,全球化工品纷纷涨价,继壳牌、长城、昆仑、路博润等品牌后,5月统一润滑油也宣布在6月15日对所有产品价格上调1%~10%。伴随涨价,部分润滑油品牌的供货、履约效率也出现了较大波动,给经销商带来了一定困扰。甚至有经销商直言,和涨价比起来,自己更不想听到上游通知“没货”。

随着天气转暖,疫情有效控制,国内各地复工复产如火如荼,面对逐步攀升的润滑油消费能力,经销商最担心的,恰恰是合作品牌的履约能力。显然,在6月市场,具有稳定供应能力的本土润滑油大牌有望收获更多经销商的支持。

涨价压力倍增 润滑油供货履约能力受限

理论上,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按一定配比调和而成,目前行业除了面临原材料的全面涨价外,还受到了基础油减产问题的巨大冲击。据隆重资讯数据显示,5月份国内基础油总产量64.1万吨,环比下降6.9%。5月基础油库存量10.6万吨,环比下降13%。对此,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全球需求收缩、原油价格居高不下,海内外炼厂普遍控制产能降低库存。此外,由于燃油价格上涨,柴油利润高于普通基础油,因此部分炼厂将产能向柴油倾斜,也影响了基础油的出货量。海外方面,由于疫情,进口基础油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从3月开始的亚太地区炼厂停工检修潮,某种意义上也加剧了基础油供应的紧张。基础油出货受限,势必影响到机油品牌的生产能力和供应节奏。

沧海横流 方显“国货大牌”英雄本色

面对供货履约压力,经销商们为了保持经营顺畅,维系客户关系和用户口碑,也展开了积极的“自救”行动,与产品力、品牌号召力和履约能力都比较优秀的国货大牌合作,共同应对涨价和缺货对行业带来的挑战。

“我们之前做过一个品牌,业务都是提前和我们沟通进货量,再反馈给上游工厂开工生产,一旦工厂的基础油、添加剂缺货,就生产不了足额的产品,有时候因为原材料涨价太多,厂家觉得合同价格利润低了,还会直接拒绝供货。”一位经销商介绍了自己之前与某三线品牌合作的不愉快经历。“现在做好一个城市的零售市场很难,竞争很激烈,本来利润就微薄,上游如果履约能力不行,我们的处境就难了。年初我就签约了中石化长城润滑油,现在市场波动太大,还是国货大品牌靠得住。”

经销商们普遍表示,长城润滑油背靠中石化,凭借主场优势,有上游骨干炼厂支持,保障了润滑油产能。并且此类大牌国货市场响应更及时,服务网络完善,产品质量稳定,用户口碑好,无形中也降低了经销商推介产品的难度。

也有经销商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除了要背靠稳定的供应渠道,保持良好履约能力外,还应该与润滑油品牌配合,加强对环保润滑油和新能源润滑油等新品的推广力度,刚好把握消费升级,车辆技术转型升级的时代机遇,借势长城润滑油等大品牌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开拓质价比客户和新能源客户群体,保持润滑油销售市场活力。

战乱、疫情、经济制裁交织的2022年,润滑油和上游的化工产品价格还将继续上涨。走出“唯价格论”,将目光更多转移到产品和服务的打磨上,对油企、对经销商乃至对消费者而言,都不失为一个更明智的选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