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钢是湖北首家超低排达A级钢铁企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相关资料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一苇 刘天纵 胡弦 汪子轶 通讯员 刘卓 余桃晶

鄂州旧称吴都、武昌,三国时孙权在此称帝,近代以来以钢铁工业闻名。4月13日,“中游击绿水 行走看青山——美丽湖北长江行”采访团下游组来到鄂州。

厂区中心的湿地和水塘里,白鹭、野鸭戏水

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大门前,标有“鄂城钢铁工业旅游景区”的多语种路牌赫然醒目。街对面是游客中心,挂着2021年12月30日由文旅部颁发的“AAA国家级旅游景区”金色牌匾。

钢花四溅、热气腾腾、又脏又累……印象中“傻大黑粗”的钢铁厂有什么可供游览的?“不仅可游览,还设计了‘产城融合、行业交流、教育研学、城市休闲’四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鄂城钢铁能源环保部部长李云介绍,去年至今,已有近万游客进厂。

天空细雨蒙蒙,钢厂蒸汽阵阵。这里空气清新,闻不到一丝异味。漫步厂区,八星广场、匠心园等一批自然人文景观,构成了“厂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花园式工厂。花溪湿地是鄂钢实现废水零排放的重要环节,工业废水经湿地公园水质净化处理后,可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有白鹭、野鸭在此戏水。

鄂钢绿化率已达41%,超过生态园林城市部分指标。在鄂钢环保监控中心显示屏实时展示空气质量:当日上午11时,厂区空气质量指数(AQI)值为53,鄂州城区为55,空气质量“良好”,很难想象这是湖北第二大钢厂。

2018年以来,鄂钢投资45亿元,实施了120多个项目的智能、绿色改造,基本实现固废不出厂和废水零排放,21个主要废气排口全部实现超低排放,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高于主城区。今年,省生态环保厅近日正式发文,认定鄂钢为我省钢铁行业首家全流程超低排A级企业。

努力将厂区变成景区的还有武钢资源集团鄂州球团有限公司。采访团来到该公司厂区中心,有一处水塘,红色步道环绕岸边,野鸭听到脚步声,振翅起飞。公司安全能环部部长吴文和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以前这水塘是工厂生产内部循环用水的大水池,水呈红色,周围杂草丛生,因此被人叫做“茅草湖”。

看到鄂城钢铁变成超低排放企业,鄂州球团也紧跟上来,他们累计投入6.4亿元,实施雨污分流、料场封闭、烟气超低排、主入口产城融合、人工湖水体治理、铁路环线治理等六大重点环保升级改造项目。如今,“茅草湖”水质达到地表水二类标准。

“全市有30多家重点企业开展节能减排、‘三废’治理、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环保技术改造。”鄂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鄂州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28%。

前人挖煤后人栽花,桩基之乡变网红花海

梁子湖区东沟镇大桥村,曾经以出产煤炭闻名。上世纪80年代,大桥村有三个煤矿,长期挖煤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仅二十来年,煤矿挖完,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干起了建筑桩基行业,大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桩基之乡”。

当采访团走进村子,却没看见煤矿的遗迹,刷黑的村路一直通向深处,目之所及,到处都是花木。“我们村位于梁子湖和保安湖之间,有耕地6400多亩,水面2000多亩。”村党支部副书记舒成说。

转变从2010年开始,桩基生意做大了的村民回乡投资1.3亿元,流转了包括两个废弃煤矿在内的土地、水面3500余亩,打造鄂州蓝海生态园。改良土壤,栽种苗木花卉,如今园区种植樱花、桂花、茶花、茶梅等各类珍贵苗木70余种、80余万株。

“我的父辈曾在此挖过煤,当时他们认为地下的煤炭是财富。今天我们在此栽花,青山绿水是财富。”舒成告诉记者,生态园每年季节性用工600人次,帮助20余户贫困家庭脱贫解困。

已建成的梅园、樱花园、海棠园、桂花园、茶花园等,形成主题功能区18个,其中梅花坞占地面积约120亩,梅花上万株,旅游设施也逐渐齐全,“花经济”的舞台搭好了。2021年“大桥梅花坞”一夜爆红,当年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00余万元。

资源变资本、矿山变景区、民居变客房,大桥村的“两山”路径激励了其他乡村,利用生态资源实现生态产业化,找准自身特点定位促进产业生态化。如今,梁子湖区创建了多项生态文化品牌,累计建成特色生态农业基地169个,打造农村电商平台52个,发展“二品一标”产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41个,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值占全区农业总产值28.7%。2021年10月,梁子湖区正式成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现在正积极申报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