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来考核1.33,刚把合格率提高到挑战值,现在又把评价标准上调到1.67,这让我们怎么办呀?”6月1日,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红河卷烟厂制丝车间《工艺质量评价考核办法》修订发布并实施,其中将“切叶丝含水率CPK合格率”评价标准由1.33调整至1.67,这一重要调整在车间内瞬间“炸开了锅”。
如何提升“切叶丝含水率CPK合格率”,各职能迅速从“人机料法环”五个影响因素入手,多维发力。
生产操作人员正在讨论考核办法。
通过查看历史数据彩虹图,工艺研究小组成员发现“切叶丝含水率CPK合格率”总是受料头料尾“异常”较小值影响。于是,设备技术人员在切丝现场来回奔走,一会爬上操作台用钢卷尺量物料厚度,一会在缓冲仓旁用秒表测物料通过时间。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现场看到的全是办法。”在多次跟踪后,技术人员发现,异常值由料头料尾小水分物料较集中所致。通过精确估量小水分物料数量和厚度,对物料的进仓方式进行优化,技术人员将小水分物料“均摊”到正常物料中,并结合数采规则的完善,彻底消除了“异常数据”。
技术人员在测量物料时间。
制丝环节中,环境温湿度影响“切叶丝含水率CPK合格率”是公开的“秘密”,但不同环境温湿度条件下,物料含水率变化速度多快、变化幅度多大,却不得而知。车间工艺研究小组结合室内外环境温湿度变化情况,对贮叶房温湿度进行多次调整,并跟踪物料水分变化,形成了一套环境温湿度与加水量对应的“实用秘笈”,用于指导岗位人员生产。
操作人员正在讨论下一批次物料加水量。
检测设备上,车间计量组和工艺组通过大量历史数据分析发现,要满足切叶丝含水率CPK达1.67,批内标准偏差需控制在0.05以内,提高水分仪检测稳定性是关键!大家创新尝试将切叶丝水分仪检测位置由电子秤后移至振槽上,结合检测数据,发现水分仪检测稳定性提升了,降低了批内标准偏差。
经过研究改进,“切叶丝含水率CPK合格率”这一弱项指标6月达100%,超出挑战值!制丝车间还建立了“切叶丝含水率CPK合格率”及其他质量弱项指标跟踪台账,对弱项指标实现了日监控,针对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迅速行动,通力合作,力求实现弱项指标“清零”。(文/图 王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