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在一线】
【资料图】
这里的“工人创客”缘何富有激情?(主题)
阅读提示
大庆油田拥有各类人才数万名,其中,金蓝领技能人才占比30%。随着这些技能人才激情迸发,获国家专利的技术创新数量随之逐年递增。企业给他们搭建各种成长平台,让他们有更硬的本领,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引擎”。
中国石油技能专家任相财曾经就是一位普通的采油工,因其热爱采油岗位,对遇到的技术难题又爱琢磨和钻研,并常常会碰出奇妙的火花。随着他的创新成果越来越多,企业为其搭建的舞台也越来越大。他从技术员到技师,再成长为技能大师。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任相财工作室成为油田首批被命名的工作室。
如今的大庆油田,不仅是一座资源富矿,也是一座人才富矿。目前,油田拥有各类人才数万名,其中,像任相财一样的金蓝领技能人才占30%。
随着这些技能人才的激情迸发,获国家专利的技术创新数量随之逐年递增。
那么,他们的激情来自哪里?
让“创客”有舞台有面子
“看到那些技术创新成果,看到那些能工巧匠的绝活儿,心里就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人家能革新出巧家什,我为啥不能?”任相财讲道。
前几年,他研发的“注水井与油井连接密闭洗井防盗油装置”诞生了,为生产提供了极大便利。随后,从班组到队,从矿里到厂里,从油田到集团,他一步一个台阶,层层参加比武打擂。
一路打拼,任相财打开了一条希望之路:从技术员,到技师;从技术能手,到技能大师。同时,也打开了一扇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成为油田首批命名的工作室。他的舞台,可谓更大了。现在,他正带领100多名年轻蓝领在岗位上搞技术创新,攻克一个又一个制约生产的技术难题。
据介绍,如今在大庆油田,已有30多个蓝领人才创新工作室。
“技术工人是企业的巨大财富。因此,他们同样会受到重视,给他们搭建各种成长平台,让他们有更硬的本领,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引擎’。”企业有关负责人称。
采油四厂杨海波,虽然只是一名技校毕业生,但26岁时,她被油田破格聘为采油技师,30岁时,又被油田聘为采油高级技师,33岁时,成为大庆油田最年轻的采油技能专家,36岁时,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采油技能专家。
大庆油田功勋员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特等劳动模范、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如今,在油田像杨海波这样集荣誉于一身的金蓝领还有很多。同时,也有很多被冠名的工作室,如“劳模何登龙创新工作室”“劳模段福海创新工作室”等。还有,像“福海扳手”这样的创新成果的命名,也被冠上了创新者的名字。对此,企业有关负责人认为,“这是他们的‘专利’,也是对创造者的一种认可和激励。”
半路出家的“杜专家”
技校毕业的杜庆龙,如今已成为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集团公司技术专家、院副总地质师。
1984年杜庆龙技校毕业分配到采油厂,当上了一名采油夜巡工。不甘于现状的他踏上了继续求学深造之路。从技校毕业一路到中国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再到中科院博士研究生。毕业了,会不会还去当夜巡工?他心里也不清楚。
“这样的人才,是企业最需要的,要将他放在企业最需要、也最适合他发展的位子上,这才是对人才的最大尊重和重视。”
毕业后,杜庆龙从采油厂跨进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由一名夜巡工成了一名科研者、管理者。从此,他的责任更大了,动力也更足了。
他的研究方向是“剩余油”。这是个世界级难题,寻找剩余油,就如同在墨水里寻找油滴一样。杜庆龙,这个半路出家的“杜专家”,能找到这滴油吗?人们怀疑。他却自信地说:“只要功夫深,油滴就自然现身。”果真,经过一番努力,他首创了“剩余油描述”和“神经网络识别”技术。这一技术,就是模仿人脑记忆功能计算方法,建立单层剩余油模型,从而牢牢锁定剩余油。
他说,这就像安装在地层深处的雷达,让行踪诡秘的剩余油难躲避“慧眼”“利爪”。
据了解,在油田像杜庆龙这样的“创客”很多,从一名普通的工人到油田专家,再到管理人员,“岗位变了,但科研的任务没变,而且担子也越来越重了”。
待遇留人,更要真心留人
“‘创客’为企业创造了财富,我们也要为‘创客’创造财富,这样才能让他们更有努力的‘钱景’和动力,更能充分体现他们的价值。”油田有关负责人对笔者表示,“当然,衡量其价值不能仅仅看他们创造了多少价值,创新了多少成果。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略了他们创造的价值,而且必须要给他们更合理的收入。这也是对他们价值的一种尊重。”
基于此,油田企业纷纷向“创客”出台倾斜政策,有的还设立了优秀成果奖、创新奖、首席“创客”奖等。如今,“创客”们不仅薪酬待遇提高了,他们的创造热情也更加高涨。
当下,人才流动性较大,一些发达城市和企业的吸引力更强,对于诸多国企来说,必须要想办法留得住人才,引得进人才,培养出更多的本土人才,让他们更愿在这片沃土扎根结果。这已成为当下很多油田企业的一道必解课题,“待遇留人,更要真心留人,留住心”。
王召军是油田建设企业年轻的“焊王”。自从他参加德国焊接大赛获得第一名后,名声大震,于是他也被国内一些企业盯上了。有企业用高薪和优厚条件吸引他:“你来了,不用你亲手焊接,只要指导就可以;你帮我们带出几个徒弟,传授一下技能就可以……”
对于渴望挣大钱、想跳槽的技术专家来说,可谓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对于王召军而言,他没有忘了初心:“当初,我只是名技校生,掌握一点焊接知识。让我真正翅膀硬起来、快速成长起来的,是企业对我的培养。我不仅要将技术留在这里,也要将心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