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人口的湿地之城贡献“武汉经验”(主题)
【资料图】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阅读提示
近年来,武汉完善湿地保护地方立法,持续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全力将城市湿地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空间,由此贡献了湿地保护“武汉经验”。
今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修复”。湖北省武汉市常住人口达1300余万,是全球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仅有的千万人口城市。该市境内有165条河流、166个湖泊、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10个湿地公园,湿地面积为16.25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8.9%。
在武汉,湿地是穿城而过的长江和汉江,是星罗棋布的湖泊,是珍稀濒危水鸟的栖息地和越冬地。在春天百花争艳的城市公园,在夏日荷叶田田的湖岸荷塘,在秋天悠悠扬扬的江畔芦苇荡,在冬日候鸟纷飞的江边洲滩,人与湿地共处一城。截至2021年底,武汉市栖息着野生动物43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6种,生长着维管束高等植物408种。
近年来,武汉完善湿地保护地方立法,持续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全力将城市湿地打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空间,由此贡献了湿地保护“武汉经验”。
城市绿肺畅顺“慢生活”
如果请一个武汉人推荐当地的游玩“圣地”,东湖会位列其中,其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设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多年来,对其生态保护和修复从未停止。
从建设全国最长的城市湖底隧道东湖隧道开始,武汉市就一面清淤,一面分流,让车行湖底,人行湖畔。随即,国内首条城区内5A级旅游景区绿道——总长101.98公里东湖绿道闪亮登场,让游人和市民可便捷地漫步湖边、泛舟水上……
据悉,东湖绿道从前期踏勘、方案设计到具体建设,始终避免大拆大建,最大限度保护东湖之美。以特有的水杉树为例,东湖绿道郊野道有一处约1000株的水杉林,施工方案几经修改,最终受影响的树木不到10棵,成功将其打造成了水杉景观带。
在清理了东湖50万立方米淤泥后,武汉通过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在东湖绿道的5条线性海绵带,通过采用透水人行道、下沉式绿地分隔带、两侧生态缓坡等举措,让雨水经过滤净化后入湖,既减少污染入湖,又增强了东湖调蓄功能。
绿道施工的每一处细节都极为严苛。湖中道两边青石板的缝隙间距均为2厘米;步道上的小料石铺设,先用电脑模拟排版再施工,确保勾缝整齐划一;亲水栈道上铺设的印尼菠萝格木材,表面的钉眼都用小圆木块塞住,看上去浑然天成。
2016年,东湖绿道入围联合国人居署“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如今,百余公里的东湖绿道,仿佛一条“超级项链”,将散落在东湖33平方公里的各类“珠贝”一一串起。春夏秋冬,7段主题景观道步移景异,让市民尽享城市“慢生活”。
生态屏障奏响“蝶变曲”
新春佳节,漫步武汉园博园,绿意盎然。
2015年,第10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武汉开幕,这座由117个精品园林组成的园博园,在2006年还是一座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据了解,园博园靠近府河湿地——这里是数量曾一度降到只有400余只的全球极度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在全球最南端的繁殖地,也是很多其他珍稀鸟类的“产房”和“天堂”。
为此,武汉先后规划建成园博园、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等“府河绿楔”,成为保护府河湿地的前沿生态屏障。
在园博园建设中,建设者采用全球最先进的“好氧修复+封场治理”综合处理技术,让北部园区面积达40.86公顷的曾经亚洲单体最大垃圾填埋场内,靠自然降解至少需要20年,才能“消化”完的502.46立方米垃圾堆,仅用2年即实现了土地生态修复及综合开发利用。
除此之外,建设者还创新性采用海绵园区建造技术,首次实现了在生态修复场地上建造海绵园区的生态水系统构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内部水循环与净化系统,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海绵园博园,并率先提出城市生态织补理念,建成国内最大生态织补桥。
据测算,园博园每年可吸收烟尘6.35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2015年,它获评联合国气候大会颁发的C40城市气候领袖奖之“最佳固体废物治理奖”。
同样的生态“蝶变曲”,也发生在汤逊湖生态治理工程上。
建设者在湖面建起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人工浮动湿地,湖底种植矮型苦草等净化效率较高、修复性的沉水植物,还抛养特殊的虫子,专门用来吃掉湖中的藻类植物,以增加水面的透明度。
目前,这座亚洲最大的城中湖的生态修复和水质净化初成成效,又见鱼翔浅底,再现岸芷汀兰。
治水打造 “新名片”
武汉始终坚持系统治水,打造了一个个活水“新名片”。2022年9月,武汉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PPP项目投入使用,该项目投入使用后将整体提高大汉口地区水安全保障能力,惠及人口超300万人,有效促进“长江大保护”工作,工程重点子项铁路桥地下净化水厂已进入运营。
在这个华中地区第一座全地下花园式净水厂,地上是公园,采用国际先进的MBR膜过滤处理工艺,过滤孔径相当于头发丝的千分之一,设计处理规模10万吨/天。净化水厂旁,一道闸门将黄孝河暗涵与明渠隔开,水厂通过吸纳来自暗涵污水,经深度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地表准Ⅳ类,从而把黄孝河水体变得更加具有活性,实现持续达标排放。
同时,机场河截污箱涵“打通经络”形成超大污水处理与循环系统,是华中地区第一条浅层污水传输隧道,搭建适用于高密度建成区的“源—网—厂—站—河”优化调度模型,预测河道水量、水位、水质时空变化,实现全流域联动联调智能动态管理。
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是武汉打造活水“新名片”的一个缩影。
在武汉汤逊湖生态治理工程,长达122.8公里湖岸线上,建设众多“智慧”分流井——分流井建在排水口的上游,井中安装视频监控、水质检测、雨量监测、管道水位监测设备和堰门等诸多设备。它们对水质进行“人脸识别”的系统,当水质污染值超标时,排湖阀门自动关闭,污水分流到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净化厂。而符合排放标准的雨水则由分流井自动识别,给予放行。57个分流井成功阻止了污水进入汤逊湖。
今年,武汉将再建设10处小微湿地,让湿地融入市民生活。截至目前,武汉已建成32处小微湿地,总面积约4800亩。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小微湿地建设主要包括通过水体治理和生态修复等措施,建设一批具有湿地景观特色和生态功能的城市湿地公园和湖泊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