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引发热议的“摆摊神车”真的在上海摆摊了。5月底,14辆“摆摊神车”悄然驶入闵行区的爱琴海购物中心,停在指定车位后,成为14个“车厢小店”,6月1日开始营业,售卖各类特色小吃。由于在临时设施内制售食品,这些“车厢小店”无法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只作为食品摊贩,在街镇登记备案后纳入管理。类似这样获得“许可”的食品摊贩形式,此前在上海未有先例。

引入第三方公司管理

爱琴海购物中心北广场,一排色彩艳丽的“车厢小店”十分抢眼。封闭的驾驶舱后,车厢两侧被打开,可清楚地看到店主忙碌的身影。每两辆小车之间,摆放了桌椅,供消费者使用。项目运营经理孙谱清说,他们是商场专门引进的第三方食品经营管理公司,“车厢小店”这些车都是能开的电动车,驶入指定摊位后固定不动,然后根据项目的经营需求进行改造。

由于没有接通自来水和排放污水的条件,所有摊贩均事先准备好原材料和半成品,在店内通过插电的蒸锅、炸锅等烹饪加工,然后装入一次性餐具售卖给消费者。营业结束后,所有废弃油脂、垃圾由环卫公司清运。“有两种设备是预装的。”孙谱清介绍,一种是冷藏设备,用来储存食品原料;另一种是车顶的油烟净化装置。如果制售的食品有强烈异味,管理方还会要求经营者自费购买安装加强版油烟净化与异味去除装置。商场还对入驻摊贩的经营业态采取严格管控,鼓励百花齐放,也避免同质竞争。

辞职练摊并非易事

由于经营场所是临时设施,且经营时间有限制,每天22时与商场同时关闭,还可能只是季节性经营,先试点一季,所以“车厢小店”的租金比商场内其他商铺低了不少。“车厢小店”招商信息公布后被“秒杀”,一个月后,通过商场面试、筛选的商户接到入驻通知。

郭海丽和卞士银两位20多岁的姑娘几个月前才辞职,现挤在不到10平方米的“车厢小店”内拌起辣条。创业非易事,食品摊位也不是想当然的“聚宝盆”,郭海丽坦言,练摊两周多,除了双休日生意尚可,工作日平均一天只能卖出三四十份辣条。按照这个节奏,这个月的摊位费可能赚不回来。不过,她们并不悲观。“慢慢积累人气,生意会好起来的。”郭海丽说。

辞职练摊的人群中,还有外国人的身影。来自日本横滨的东井广吉此前是日料店的厨房管理员,辞职创业选择了他认为风险较低的“车厢小店”,现在做的是日式咖喱盖浇饭。和两位姑娘类似,东井也遇到了生意清淡的烦恼:“一天只卖掉四五份,大概品种太单一了,可能要增加些小吃品种。”对于“车厢小店”的前景,东井也持乐观态度。他说,在日本的商场、街头巷尾,有许多手推车拉面摊、关东煮摊,它们已成为日本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在上海,这样的形式十分少见,相信新鲜感会带来客流。

食品摊贩随城而变

对于商场、练摊者,“车厢小店”都是前所未有的尝试,监管部门也是头一回碰到。

“上海以前的食品摊贩主要集中在‘马路菜场’,以售卖农副产品为主。”虹桥市场监管所副所长华钰说,2012年,为整治无证无照摊贩,上海改堵为疏,出台食品摊贩经营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各街镇划定一块固定摆摊区域(又称疏导点)并限定摆摊时间,符合条件的食品摊贩向所在街镇备案,持临时经营公示卡摆摊。此后,上海涌现出一批干净整洁又不扰民的“马路菜场”,比如虹莘路“马路菜场”。

再好的“马路菜场”也只是权宜之计。虹莘路“马路菜场”之所以形成,与当时区域内缺乏菜场配套有关。今年年初,随着周边配套日益完善,虹莘路“马路菜场”关闭,曾经的食品摊贩重新“登堂入室”,持证正规经营。越来越多的疏导点向正规化经营转型。数据显示,近年来,上海相关疏导点和食品摊贩的数量均呈平稳减少态势。2015年《上海市食品摊贩经营管理办法》实施至今,上海各区累计发放食品摊贩临时经营公示卡4561张,目前全市持有效公示卡经营的食品摊贩还有1751户。

未来监管会更严格

有别于“马路菜场”,新出现的“车厢小店”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其身份也不再是城市规划配套的补缺者,而是多元化消费需求的供给者。但本质上他们还是食品摊贩。从食品安全管理的角度而言,对食品摊贩的要求并不会因为准入门槛降低而降低,而是和持证经营的食品经营者一视同仁,在允许经营的食品品种等方面要求甚至会更严。华钰说,根据现行经营管理办法,食品摊贩不允许经营下列食品:生食水产品、生鱼片、凉拌菜、色拉等生食类食品和不经加热处理的改刀熟食,以及现榨饮料、现制乳制品和裱花蛋糕。登记备案后,市场监管部门会不定期开展检查,重点检查食品摊贩的食品安全管控举措是否到位、经营业态是否擅自调整等方面。

另据透露,《上海市食品摊贩经营管理办法》今年年底将到期,修订后的草案正公开征求意见。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新的食品摊贩形态是办法修订过程中的宝贵参照,新的管理办法将吸收引入第三方参与食品摊贩管理,依照《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进行垃圾分类、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等好的经验,让上海的食品摊贩更规范、安全、整洁。(记者 陈玺撼)

推荐内容